网络侵权案频发,法律边界需明晰——供应链管理学院组织网络侵权法律风险及自我保护的就业指导讲座

发布者:魏雷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为增强学生对网络侵权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供应链管理学院于4月17日下午13:30,邀请上海汇业(浙江自贸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伟杰律师,举办了一场以《民法典》人格权编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互联网下网络侵权法律风险及自我保护要点的讲座,吸引了我院百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陈伟杰律师针对肖像权的常见误区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肖像并非仅指脸部形象,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如鬼畜、表情包制作及公众号、商品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等行为,均可能构成侵权。他以杭州某餐饮公司擅用Angelababy 肖像、签名推广饮品被判赔 100 万元的案例为例,阐释了肖像权侵权的严重后果。

图为:陈律师开讲


在谈及名誉权时,陈伟杰律师强调,侵权方式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他指出,言辞过激并不一定必然构成侮辱,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针对性以及是否对他人名誉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陈律师提醒同学们,消费者合理、真实的“差评” 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但恶意诽谤则不可取。在网络环境中,一些不实言论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引发法律纠纷。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同学说:“之前对网络侵权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多,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在网络环境中,尊重他人权益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谨慎地使用网络,避免无意中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位同学表示:“陈律师的案例讲解很生动,让我对网络侵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如果遇到侵权行为,我也知道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为同学们应对网络侵权提供了实用的法律指引。学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此类讲座,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筑牢网络活动的法律保障,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供应链管理学院 方嘉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