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安全说|你我同心,反诈同行

发布者:陈芳铭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为切实提升大一新生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守护学生财产安全与校园平安,9月19日,余姚市公安局兰江街道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邱云尧及反诈宣传员黄倩妮受邀走进供应链管理学院(余姚校区),为2025级大一新生带来“你我同心,反诈同行”主题反诈宣传讲座。讲座覆盖全体新生,通过案例剖析、数据解读、防范指导,为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筑牢“反诈防火墙”。

 


讲座伊始,黄倩妮以余姚本地反诈数据切入,用直观的数字敲响警钟:“2024年余姚市共受理电信诈骗案件1700余起,损失金额近1亿元,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27起,涉案金额超100万元。”她指出,随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从传统电话诈骗转向隐蔽性更强的网络诈骗,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对“兼职”“优惠”等信息警惕性较低,已成为诈骗分子重点瞄准的对象。

 


针对学生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黄倩妮结合典型案例逐一拆解。在“兼职刷单”诈骗环节,她详细讲述凤山街道王女士因轻信“高额返利”广告,在虚假“美团严选”平台刷单,最终损失1万余元的案例,强调“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正规平台不会以‘高额佣金’‘动动手指赚钱’为诱饵”;面对“虚假购物”陷阱,她提醒新生警惕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切勿脱离平台担保私下交易,避免遭遇“付款后被拉黑”的骗局;而在“冒充客服”诈骗中,针对“征信修复”“快递丢失赔付”等常见话术,教学生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绝不轻易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

 

此外,黄倩妮还重点解读了学生易忽视的“帮信罪”风险,明确“出售银行卡、电话卡为诈骗分子提供技术支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警示新生“勿因小利成为诈骗帮凶,珍惜个人前程与信用记录”。

 


为让反诈知识更易入脑入心,讲座中设置了“反诈问答”互动环节。针对新生提出的“游戏道具交易如何避坑”“收到陌生链接该怎么办”等问题,邱云尧警长一一解答,强调“游戏道具交易务必通过官方平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的“三不原则”。同时,他现场引导新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告知“全国反诈热线96110、余姚反诈专线0574-62696110”,鼓励学生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求助。

 

“这次讲座让我清楚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诈骗套路,尤其是‘帮信罪’的提醒,以后绝不会把银行卡借给别人。”新生小李在听完讲座后表示。供应链管理学院(余姚校区)后续将结合本次讲座内容,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反诈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推动反诈意识融入校园日常,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此次“你我同心,反诈同行”主题讲座,不仅为大一新生普及了实用的反诈知识,更帮助他们建立起“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反诈思维,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注入了青春力量。